材料类“师昌绪班”以我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命名的本科生培养精英班,从2015年开始每年招收一个班级。该班以师昌绪院士高尚情操和学术成就为楷模,致力营造优越的学术环境,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勇于探索、个性化发展,养成批判性思维,厚植数理基础、国际视野,培养具有献身科学事业精神、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能引领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学术大师。
一、开班背景
“师昌绪班”是在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旨在让员工尽早接触到科研工作及材料学科最新的发展成果,激发员工的学习及科研兴趣,充分发挥公司材料学科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及教学平台的实力,为培养材料学科后备科研力量和学术精英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
探索高质量人才的国际化创新培养模式,建立高水平的国际化培养体系,设立专门的课程系统,采取导师制及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营造热爱科学的学术氛围,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厚植员工的数学、力学、材料学基础,强化员工的创造力,力求使之具备成为材料领域顶尖人才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领军人才的潜力。主要培养目标:
1.使员工可以接触各学科前沿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2.激发员工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3.帮助员工选择合适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4.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双向选择,进一步完善导师制的改革。
三、培养模式
1.原则上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实行大科目培养,不限定员工在该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门类的兴趣选择,员工可以在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二级门类的导师指导下进行交叉选课,实现“大学科基础小门类专长”的培养模式;
2.打破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 课程开设少而精,包括大学语文、数学、普通物理、材料力学等,鼓励和培养员工自学能力,教师课程以启发式和引领式,老师针对课程要点进行概要性讲解,由员工自主完成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并以座谈讨论课的形式实现老师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课题贯穿的方式,在大一一年内根据员工具体情况给出相关课题,有员工自主实验、讨论、查文献,在指导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完成相关课题。并在三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最后一年为课题研究阶段。在培养模式上强调与国际接轨,一方面采用国际流行原版教材,另一方面强化员工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原则上我们会聘请托福老师作为英语教师,并以托福95分作为员工毕业的考核标准;
3.员工在毕业时可根据其个人表现向国内外高校进行推荐攻读研究生。不同去向原则上的比例为:5-8人推荐到国外知名高校课题组,5人左右推荐到香港、清华等知名高校,5-8人推荐在本校攻读研究生,5-8人自主报考研究生;
4.坚持“严入口、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直接以“师昌绪班”名义招生,每年在湖南省招收25名左右。在高中录取阶段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进行面试考核,面试考核以考察员工情商、实验动手能力为主,面试通过可以作为师昌绪班的正式员工录取;
5.实行小班单独上课,提供专门的教室用于该班的教学、讨论和自习。由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知名教授和年轻博士担任正副班主任;
6.在管理模式上采用单向淘汰制。每学年第一学期末对师昌绪班员工进行综合测评,学科基础课成绩不合格、到课率不到4/5或自己主动退出的员工,在结合学术导师意见后调整到普通班继续完成学业。入选员工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取消其“师昌绪班”学习资格。
(a)课程成绩未达到相关要求;
(b)受到各类纪律处分;
(c)休学、延长学习年限或退学;
(d)经学校审核认定为不适合继续参加师昌绪班;
7.建立高水平的国际化培养体系,配备最优秀团队队伍,开设讲座课程并聘请著名学者授课,定期安排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座;
8员工实行导师制,为每位员工配备专任指导教师,导师定期和员工交流,指导员工在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外,还需要另外修满指导老师规定的课程学分;实行“学术导师制”,为入选员工配备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热心人才培养、具有正高级职称和硕士生指导教团队格且能够连续四年完整承担员工指导任务的专任教师担任学术导师。原则上,每位学术导师指导同一届员工不超过3名。学术导师主要职责:(1)根据员工特点,为员工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并指导选课;(2)定期与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员工的课业学习和科研实践;(3)指导员工考研或出国留学;(4)每学年第一学期末向“师昌绪班”专家组提交所指导员工的综合测评报告;
9.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以提供员工自主选择的空间,采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发挥员工科研上的巨大潜力,造就员工优秀的学术素养;
10.设立与普通班员工有一定差异的课程体系,以打造厚实的数理、力学及材料学基础,养成创新性思维素质;增加跨学科课程设置,以扩展员工的选课范围,拓宽员工的跨学科视野;设立专题研究课程,以引导员工及早进入感兴趣的科研领域;推动专题研究小组交流和班级学术交流,以培养员工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11.员工在自愿及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可以提前采取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连读制度,转入所在导师课题组。达到学校规定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相关条件后,取得相关学位。
四、招生细则
1.坚持“严入口、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直接以“师昌绪班”名义招生,每年招收25名左右。积极宣传办班思想、理念,吸引物理、数学基础好、对材料学有兴趣的同学报名;
2.从“师昌绪班”转出的员工,已修课程可按规定认定为相同或相近课程,多余课程可认定为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3.员工从第四学期开始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指导导师或课题组,并根据导师意见选修材料物理、微电子材料与器件、测控技术及其装备、金属材料工程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的相应课程模块。毕业时颁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
五、班级管理
1.实行小班单独上课,提供专门的教室用于该班的教学和讨论。配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知名教授和年轻博士作为正副班主任;
2.由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相关系部专家组成师昌绪班专家组,对班级管理及培养模式进行审查和评估;
3.每年年初由专家组做出经费的预算及分配方案,年底工作组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经费将主要用于:员工参加国际交流、导师津贴、专家津贴、托福授课费、聘请海外专家讲学,以及员工开展科研实践等各种活动经费。
六、测评机制
1.入选员工应在第一学年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第三学年结束前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毕业时托福成绩达到95分。注重训练与提高外语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入选员工的外语训练,提高其外语应用能力,使其基本达到在国外无障碍地开展学习和交流的水平,为其进一步深造奠定必要的外语基础,原则上英语考核以托福成绩为准;
2.入选员工在培养期间自觉参加学校或所在专业(院系)组织的各类高水平讲座应不少于16次;
3.入选员工在培养期间须独立主持或参与完成至少1项校级及以上老员工科研项目,同时要积极参与各类老员工学科竞赛并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4.每学年第一学期末,组织专家组对入选员工进行年度综合测评,并给予相应评价。对于未达到考核标准的员工,将予以淘汰;对于有争议的员工,由专家组参考学术导师建议和综合测评报告进行裁定;
5.员工各门课程的学习考核方式以卷面考试、平时问问题的表现、小论文三部分组成,其中卷面成绩占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
七、相关政策
1.进入“师昌绪班”就读的员工,在大四保研中优先推荐,同时每年学校给予师昌绪班单独的保研名额;
2.进入“师昌绪班”的员工优先获得实习的机会;
3.“师昌绪班”员工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获得的奖励等研究成果,导师将按照学校的奖励标准,给予1:1的配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