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邱晨光博士来公司进行科研经验交流

时间:2019年03月20日 00:00   来源:材料学院    阅读量:

        2018年3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邱晨光博士应邀来公司进行关于科研经验的学术交流。本次报告在第二教学楼319室进行,由副经理杨丽教授主持,公司一百多名师生到场聆听。报告开始,副经理杨丽教授向在场师生简要介绍了邱晨光博士的学习工作经历以及在科研上取得的主要成果。

        报告中,邱晨光向大家介绍了他的代表性科研成果。他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用轻松诙谐的语言总结出一个道理:科研不是辛苦的“搬砖”,而是重在创新,思维上的懒惰最不可取;要有思维提升,凑量不是做科研。他用“科研金字塔”的形式告诉大家,没有创新地跟风、换汤不换药,是无法在科研上取得成果的。我们应该在改进优化某指标参量上多做努力和尝试,并且尝试解决领域内挑战性的难题,实现进一步的成长。再往上,则是开创新原理新概念新领域,成为学术“大牛”。

        在知识储备方面,邱晨光博士认为,“弹性”的知识体系是创新的源泉。知识储备很重要,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做到“精”和“全”,不能填鸭式地盲目学习,要多留出时间思考和创新。

        在实验方面,邱晨光博士分享了自身的经验。一次失败是偶因,重复后还不成功必是方案路线有问题,应懂得变通。要善于找外援,在遇到困难时不妨向老师、同学请教,则会事半功倍。

        邱晨光博士细致且实用的科研方法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报告结束后, 同学们就自己在科研上遇到的困难、疑惑、瓶颈等向邱晨光博士积极请教,邱博士都认真细致地予以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给自己的科研道路予以新的启迪和感悟。

 

邱晨光,2016年获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电子学系特聘研究员。代表性研究工作包括:1. 亚10纳米碳纳米管 CMOS 器件,该工作发表论文于《科学》(Science, 2017, 355, 271-276),被 SCI 引用 114次, 并入选 ESI 高被引用论文 (Top 1%),热点论文(Top 0.1%),该成果入选 2017 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 超低功耗高性能狄拉克源场效应晶体管(Science,361,387, 2018);3. 碳纳米管反馈栅场效应晶体管 (ACS Nano,9,969,2015)。

上一条:公司圆满完成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下一条:潘勇教授课题组荣获“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关闭